中新網(微博)鄭州11月5日電(記者 齊永)思念“病菌門事件”余波尚未消去,鄭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全食品)的兩款速凍水餃又被爆細菌超標。5日19時,三全食品公司一何姓負責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廣州市工商局按照國家規定在今年8月份例行檢查時,發現有一批次的三全水餃細菌超標,不過,當時接到通知后就對問題產品進行了全部召回銷毀。
11月4日有媒體報道稱,廣州市工商局公布的第三季度三類食品質量檢驗結果,三全食品出現在不合格名單中。檢驗結果顯示,三全食品旗下的“三全灌湯水餃(豬肉玉米蔬菜)”、“三全灌湯水餃(三鮮)”兩款產品均被檢查出含有金黃色葡萄球菌。
5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鄭州市天河路三全食品公司進行調查采訪。該公司值班人員崔俊偉告訴記者,他們已經看到網上媒體報道,由于是星期六領導都不上班,沒有領導同意,記者無法進入車間采訪。崔俊偉表示,將向領導匯報。
下午19時,該公司一何姓負責人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稱,廣州市工商局按照國家規定在今年8月份例行檢查時,發現有一批次的三全水餃細菌超標,當時接到了廣州市工商局的通知后,公司隨即對該批次的產品進行了全部召回銷毀處理。具體什么原因導致該批次產品細菌超標,何姓負責人說他不清楚,還需要再查。
據了解,按照國家規定,工商部門要在每年的8月份至12月份對所有產品都要例行進行抽檢,三全細菌超標的水餃就是在例行檢查時被發現的。何姓負責人稱,河南市場沒有該批次產品,這批產品僅銷往其他一些城市。具體銷往哪些城市呢?何說,他負責中區(河南、湖北、山西、內蒙),具體銷往哪些城市不了解。
該負責人稱,無論問題批次產品多少,他都要向消費者表示道歉。他還表示,食品安全問題關乎到一個企業生存,一直以來公司都很重視,后期將加強管理,保證出廠產品不會再有任何問題。
據了解,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一種重要病原菌,一般來說,可通過以下途徑污染食品:食品加工人員或銷售人員帶菌,造成食品污染;食品在加工前本身帶菌,或在加工過程中受到了污染;熟食制品包裝不密封,運輸過程中受到污染等。金黃色葡萄球菌屬于高致病菌,人體感染后可引起局部化膿,也可引起肺炎、偽膜性腸炎、心包炎等,甚至敗血癥、膿毒癥等全身感染。
事實上,三全水餃已不是第一次被查出問題了。早在2005年12月,國家工商總局通報對流通領域速凍食品的質量檢測結果時,三全灌湯水餃品牌就上了“黑榜”。
公眾質疑,三全水餃8月份出現問題怎么當時未對外公布?對被消費者已經消費過的問題水餃該如何解釋?這些問題水餃又如何順利通過質監部門的檢查的?對此事進展,記者將繼續關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