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裴曉蘭) 郭先生稱自己銀行卡內近6萬元被人冒名取走,遂以銀行未盡審核義務為由起訴。記者昨天獲悉,因郭先生承認自己曾將銀行卡及密碼泄露給他人,市二中院終審判決駁回了他的起訴。
郭先生訴稱,2006年5月23日,他在某銀行開設了個人儲蓄賬戶。后經查詢他發現,有人在同年5月26日以他的名義從他的銀行賬戶內取走現金5.9萬余元。
郭先生稱,他開戶后為償還季某的10萬元借款,曾將銀行卡給付季某并告知對方密碼。但季某事后否認自己用郭先生的卡取過該款。2009年,季某手持借條將郭先生告上法院,要求他償還那10萬元借款,法院審理后判決郭先生敗訴。郭先生隨后起訴銀行,他認為自己沒有取錢,可以斷定是銀行沒有盡到對取款人身份的審核義務,要求銀行賠償損失5.9萬余元。
銀行辯稱,當時就是郭先生本人支取的存款,其輸入的密碼準確,簽名為郭先生,也有郭先生的身份證號。
一審法院判決認定,郭先生承認將銀行卡及密碼交與他人,并有將銀行卡中錢款給付他人的意向,故不支持其訴求。郭先生不服,提出上訴。
市二中院認為,在郭先生簽字確認的《借記卡章程》中第十條規定,持卡人必須妥善保管借記卡和交易密碼,因卡片保管不善或密碼泄露所造成的全部損失由持卡人承擔;第十七條還規定,憑密碼支付是雙方在支付方式上的特殊約定,密碼一旦確定和輸入,即產生結果,因此密碼是保證交易安全的最重要因素。在本案中,銀行卡及密碼輸入正確,表明銀行已盡到相關責任,故維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