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至2折、5折”“原價244元,僅需142元”……團購網打出的折扣價,實際上可能并不實惠。
英國《每日郵報》今晨報道稱,英廣告監管機構警告,團購網站提供的折扣大多“有詐”。高朋網(Groupon)去年12月至今就有多起投訴,被指宣傳價格涉嫌誤導消費者。
遭遇投訴
高朋在英涉嫌“誤導消費”
每天早上,上百萬英國人的郵箱里都能收到各種團購網站的折扣信息,承諾無論是車、奢侈品還是其他物品都有誘人的折扣。不過《每日郵報》說,這些折扣并非真實存在,很多價格都“有詐”。
報道稱,從去年12月起,英國廣告標準局就禁止了超過60家誤導性宣傳的網站。近一年時間,英國廣告標準局又收到多起投訴高朋網的交易。其中有8起,英國廣告標準局都支持消費者的說法,稱高朋網誤導消費者。
報道稱,高朋網被投訴的內容包括從火車票、鮮花、低價餐飲到美容等多種交易。今年5月,就有投訴稱,高朋網承諾倫敦的火車票打7折,實際上卻并沒有這樣的優惠存在。而另外一個宣傳3英鎊團購一餐和8英鎊一束花也都是假的。
4月,高朋網承諾30英鎊的二人SPA團購僅為9英鎊,而團購者拿著優惠劵卻遭拒。
英國監管機構的發言人就稱,這些優惠網站的問題主要是交易的兌現以及宣傳折扣的“縮水”。在一些網站中,廣告宣傳的折扣都有誤導。
探訪國內
炮制低價玩忽悠很常見
“低至299元!紐曼高端MP5播放器4G/8G任選1個!”天天盯著團購網站找便宜的陳小姐看到這條團購消息,就有點按捺不住了。
“這個大便宜不撿就真傻了!”陳小姐說,不過要從網上團購電子產品,她還是三思了一下,決定比一比價格。
她隨后就搜索一些關于這款產品的信息,沒想到實際價格也不過300出頭。“原來團購網站也差不了多少錢,那還不如去實體店買呢,還放心”,陳小姐說,“團購網站的低價也太不靠譜了”。
不過,這一次留了一個心眼就讓她一時對團購網站的折扣起疑。此后發現,團購網站原價虛高,炮制超低折扣,優惠多是忽悠等情況并不少見。
前兩天某網站掛出,周一至周五下午“僅19元即享受原價328元維也納KTV3小時/人。”但其實同一時間段內這家KTV所謂的團購價和其平日營業價都是19元。
KTV的一位工作人員解釋,團購與不團購的區別在于不團購沒有飲料、小吃等贈品。但是她又補充說:“如果你沒有團購,但事先電話預約一下的話,還是可以根據團購網站上的內容贈送這些食物。”
原價虛高的現象也在休閑、美容、電器等行業的團購中廣泛存在。據悉,一種號稱原價980元的某品牌記憶枕在“24券”團購網站上花89元就可購得。
但是在該品牌的直銷店,同款記憶枕的標價為245元,目前該品牌直銷店正在進行限時優惠活動,售價為122.5元。
馬上就訪
價格不透明
打折確實存“詐”
今天上午,記者試圖與高朋網進行聯系,但直到記者發稿都沒有得到回復。
上午,艾瑞咨詢公司分析師蘇會燕在接受《法制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把打折標得非常明顯,反映出一個市場現象,那就是人們對團購網站的很高的熱情還是跟價格有很大關系。而團購網站也以強調幾折來吸引消費者。
對于打折“有詐”,蘇會燕告訴記者,確實有可能存在,而這主要還是因為現在價格不透明。由于不知道很多商品的原價,最后到底是不是打了2折、3折,消費者也是無從知曉的。
此外,蘇會燕稱,團購的產品雖然價格便宜,但是可能會有很多附加條款,或者是對一些服務進行了簡化。
她認為,由于價格不透明,很多團購網站打折“有詐”是不是誤導和欺詐,還是個模糊地帶。因此她提醒消費者,在購買之前還是應該看看折后的價格值不值以及產品的性價比,不能一味追求網站打出的折扣。
文/宋緊俏 記者 王進雨 黎史翔
團不團購 優惠沒差多少
制圖/李銘
來源:搜狐
聲明: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