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同時坦言,鑒于現下中國消費者的購車心理,肯定是有很多消費者對這項延保新政持歡迎態度。
徐先生的想法在另一位就職于某德系品牌4S店的人士的談話中得到了體現。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認為,北京現代索納塔的做法明顯是一種深思熟慮的商業行為,但是也很容易吸引相當一部分不明就里的消費者。
而業內人士和稍微懂行的車主則都比較明白。
在被問到其他品牌4S店是否會效法該種做法時,他表示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但自己供職的品牌4S店短期內還沒有計劃實施,一旦實施,無疑也是“出于增加維修保養收入和吸引消費者的類似考慮”。他還提到,目前只有北京現代索納塔一家有動作的時候,還比較容易引起質疑,而一旦多家同時加入時,就會形成一個慣性,被“綁定”的消費者會越來越多。而輿論也會隨之轉向,由對出頭鳥的質疑,變為對群鳥的肯定。他還舉例說道,現在雖然有少數媒體質疑延保行為,但同樣有一些媒體表示肯定,這背后涉及的利益和操作可想而知,而當該項措施普及之后,輿論風向的轉變也是可以預知的。
“新措”有待市場檢驗
根據媒體報道,一些熟知日韓車企情況的業內人士則表示,該項措施是韓系車為了爭奪市場而使出的“自殺式進攻”。企業和4S店還是會承擔延保后帶來的成本增加。一些4S店老板則表示,很多車主即使在出了質保期之后還是會選擇留在4S店做維修保養,企業和4S店從這項措施中獲得的實際利益其實并不多。
事實上,根據媒體調查,質保期內的維修和保養情況相當復雜,不但有種種“不保”的情況,還有根據車主個人用車習慣和維修次數造成的成本計算方式。簡單地認為延保就會使消費者得利的觀點并不成立,而對于4S店會從中獲利巨大的看法則有待未來檢驗。但總的來說,不斷擴張的汽車消費市場會使得這項至少看起來很有吸引力的延保新政得到相當程度的青睞。
而對近期有意購買涉及延保新政的現代品牌的消費者做的初步調查也顯示,絕大多數人比較認同延保新政,并未考慮到上述的種種問題。同時,甚至有媒體開始討論北京現代率先為之的延保新政,是否會改變現有市場中的質保標準。而這一切,從幾個方面說明,該項措施對汽車質保現狀必然是有相當程度的影響,究竟結果如何,還有待未來市場的檢驗。